banner_3_image

認識公平貿易

公平貿易在全球

發展時序

1940s
1940

美國從波多黎各購入針織用品,開始公平貿易的理念。

閱讀更多
1950s
1950

英國樂施會開始在樂施商店售賣由中國難民製造的工藝品。

閱讀更多
1958
1958

第一間正式的公平貿易商店在美國設立。

閱讀更多
1969
1969

「第三世界商店」成立,售賣公平貿易產品並積極推動公平貿易。

閱讀更多
1988
1988

首個公平貿易認證標籤Max Havelaar 於荷蘭訂立,並制定一系列公平貿易標準;一年內,公平貿易咖啡已佔荷蘭市場近3%。

閱讀更多
1989
1989

世界公平貿易組織(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) (前名為國際公平貿易協會) 成立,審核世界各地的公平貿易組織及提供產品認證。

閱讀更多
1997
1997

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(Fairtrade Labelling Organization-簡稱FLO)成立,負責制訂國際通行的公平貿易標準以及執行機制。

閱讀更多
2002
2002

FLO推出新的公平貿易標籤式樣,統一FLO各成員國之間的不同標籤,建立更清晰的定位和方便消費者識別。

 

閱讀更多
2009
Fairtrade-Kit-Kat--008
  • 英國公平貿易基金會及雀巢英國(Nestle UK)宣布於英國及愛爾蘭銷售的Kit Kat將會轉為公平貿易

 

  • 星巴克Starbucks™ Shared Planet™ 承諾於歐洲全線使用公平貿易濃縮咖啡Espresso ,即每一杯泡沫咖啡、鮮奶咖啡及朱古力咖啡等也使用公平貿易認證的咖啡
閱讀更多
2010
2010
  • 多間跨國企業及生產商使用公平貿易材料,如Cadbury、Pacific Coffee、Starbucks、Marks & Spencer、Ben & Jerry's、Green & Black's、Lush等

  • 亞洲有104間WFTO認可的公平貿易產品銷售商,包括中國雲南的刺繡公司

  • 國際公平貿易標籤組織FLO 改名為國際公平貿易組織Fairtrade International

  • 亞洲開始有生產商取得FLO產品認證,包括兩家香港咖啡和茶葉公司、內地10家茶商和茶葉生產組織,以及台灣1家咖啡公司
閱讀更多
2011
2011
  • 吉百利朱古力(Cadbury Dairy Milk)於南非售賣公平貿易朱古力,成為南非首個售賣公平貿易可可豆的品牌。有關可可豆來自西非,能夠透過南非消費者惠及西非的可可豆農民,為突破性同地域的「公平貿易生產鏈」

  • WFTO成員增至442個,遍佈71個國家,包括397間會員機構、45名個人會員

  • 日本熊本市成為亞洲第一個公平貿易城市,全球有超過1,000個公平貿易城鎮
閱讀更多
2012
2012
  • 歐洲公平貿易聯會European Fair Trade Association (EFTA) 25週年,EFTA由多個歐洲國家組織組成,這些組織於公平貿易標籤訂立前,努力與生產者合作,為他們找尋出路。今天多個知名品牌皆與EFTA成員有淵源,如英國Traidcraft、德國GEPA、荷蘭Fair Trade Original等

  • 氣候變化令發展中國家農民生產量持續下降,威脅糧食及生計。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與國際環保組織The Gold Standard宣布將公平貿易原則納入碳項目,以資助發展中國家的小農植樹坡、減少使用化肥和改良土壤管理,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

  • 香港公平貿易聯盟正式成為FLO轄下的公平貿易推廣組織 (Fairtrade Marketing Organization,簡稱FMO),授權在香港、澳門及中國推廣及監察公平貿易認證標籤的使用,開拓該地域的消費者潛力

  • 第六屆公平貿易城鎮會議於波蘭舉行,全球公平貿易城鎮超過1,136個
閱讀更多
2013
2013
  • 印度公平貿易組織成為FLO的公平貿易推廣組織 (FMO),於印度推動公平貿易,重點項目為推動印度消費者支持當地公平貿易生產者

  •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與國際礦場組織推出「公平貿易白銀和貴金屬標準」,標誌將會有公平貿易認證的黃金及銀,保障世界各地小規模的礦工,提供了更符合道德、更負責任的珠寶貿易基礎,讓更多生產商加入公平貿易。國際公平貿易組織推出「公平貿易採購計劃」Fairtrade Sourcing Program:如生產商承諾使用某個百份比的公平貿易材料,相關公平貿易採購標誌可顯示於推廣資料及產品包裝上,該計劃只限於咖啡豆、糖、棉花。雖然公平貿易標籤使用守則有變,對農民的保障及標準維持不變

  • 過往一直採用會員制的WFTO,產品上沒有標籤。至2013年,WFTO推出公平貿易產品標籤,讓消費者在產品包裝上作出識別
閱讀更多
2014
2014
  •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連同其他機構研究生活工資(Living Wage)的可行性,公佈三份分別來自南非、多明尼加共和國和馬拉維的生活工資研究及工資標準,國際公平貿易組織將繼續研究引進生活工資於公平貿易標準內(現時公平貿易計算可持續生產的成本Sustainable Production Cost)

  • 金莎朱古力加入公平貿易,承諾未來3年採購二萬噸公平貿易可可,過千名象牙海岸區域的可可農將受惠

  • 公平貿易倡議辦公室連同德國及法國公平貿易組織公佈名為「誰有權力?」(Who’s got the power?)的報告,揭露生產鏈的權力及利潤分配嚴重傾側,如全球九成糧食由4間公司生產、歐洲逾半超級市場由5間公司管理,貿易生產及權力嚴重失衡,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及生產者的生計
閱讀更多
2015
2015
  • 巴西公平貿易組織於3月25日正式成立,旨在建立本地公平貿易需求及市場,重建巴西消費者與生產者的連結,減少依賴出口,現時巴西約有40個公平貿易生產組織

  • 國際公平貿易組織修訂「貿易商準則」,目的是促進透明度,並引進「自願最佳實踐」來識別及嘉許一些貿易商願意超出標準的要求,履行更多的職責。是次修訂曾磋商400位持份者,包括過百名生產商及貿易商。其中一項修訂為「前期融資」,過往要求貿易商於生產者有需要時提供融資,但礙於農民實際處境,過往執行較困難,新修訂準則,規定貿易商需要提供「融資資金」,即使他們未能直接提供,亦需要促進生產組織得到有關資金

  • 台北於6月正式成為公平貿易城市,繼南韓首爾、日本熊本市,第三個亞洲區公平貿易城鎮。而截至2015年6月台北有四間本地品牌生產公平貿易產品,並有二十間咖啡室使用公平貿易咖啡、百多個零售商店銷售公平貿易產品、並有兩間酒店使用公平貿易產品,及多間學校支持公平貿易

  • 第九屆國際公平貿易城鎮會議於7月舉行,來自世界各地的20個國家超過240名代表聚集在布里斯托爾,會議重點為「公平貿易作為可持續發展」。會議選址布里斯托爾,是因為布里斯托爾屬於世界領先的公平貿易城市之一,已經連續超過10年成為「公平貿易城鎮」。會議亦公佈於加勒比地區和拉丁美洲,這些公平貿易生產者為主的地區,亦即將推出「公平貿易城鎮」計劃
閱讀更多
更多